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打印机和复印机,但是有什么区别大家知道吗?现在多功能一体机不是都能复印了吗?其实打印机和复印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具体区别在哪里呢?我们这里就来介绍一下传统上两者的区别和当今主流复印机的潮流趋势。 什么是打印引擎 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将其称之为机芯。说到底,就是打印设备的成像、传动机构的总成。在原理上,复印机很早就淘汰掉了静电复印技术,现在和打印机一样,都是采用激光打印技术,与我们过去洗照片有点类似,不过更为复杂。要完成打印,需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消电、清洁、定影这七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打印引擎要把纸张搓起,转印之后通过胶轮输送到出纸口的加热器,在瞬间纸张和附着的墨粉会被加热到200摄氏度左右,墨粉里面的蜡质成分会在这时瞬间升华,携带的颜色会渗入纸张纤维,称之为定影。 打印机和复印机区别在哪里 第一大不同:设计寿命 我们的打印机或是以打印机为基础的多功能一体机,普遍的设计寿命在十万页左右,这是很多中高端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了。因为在设计的时候,企业就考虑这种设备的应用场合,并预估客户一年可能会有多大的印量。我们的A4多功能一体机,基本都是面向工作组、顶多是面向部门使用研发,所以在设计上可打印的页数大约在三年十万左右,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一般来说用不到这么大的印量。 但是传统的复印机不同,他们考虑的是整个企业都在用……所以复合机的设计寿命都非常长,高端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数百万页。但是这也有个弊端,那就是为了高寿命,所以要用更耐用的材料来制造零件,导致设备整体的成本非常高,高成本也转嫁给了消费者。并且与传统的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企业的打印机销售微利、耗材厚利不同,传统的复印机机器也是厚利的。 第二大不同:处理核心 我们的打印机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添加打印内存的经历,标配的打印内存一般都不大,并且企业也会预留开口位置方便用户自己添加。不过打印机本身就不大,所以里面的控制电路整个电路板面积也很小。 但是复印机不是这样,因为很多复印机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功能很多,所以很多复印机的电路板,都有一套完整的基于RISC指令集的CPU、内存以及硬盘等部件,事实上就是一台小电脑。通过超强的处理能力来完成繁冗的作业。 当然,半导体行业一直遵循摩尔定律,所以芯片的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现在越来越多的中档或是入门级产品,也开始配置性能很快的处理器来加速整个作业,并且在操控面板上实现相对复杂的功能,比如一次把身份证两面复印到一张纸上。 第三大不同:设计结构 普通的A4多功能一体机,打印结束,就意味着多功能一体机已经处理完所有的步骤,用户可以取走打印或是复印的内容了。但是复印机并不是这样。复印机几乎都有选配的装订单元,装订单元的作用就是将打印好的内容,通过自动订书机进行装订,高级的装订单元能实现的功能很多,不但能实现多个装订位置,还能实现纸张分段折叠、为文档插入厚页等功能。 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有一个故障率的问题。入门级的一体机,在设计上故障率是要高于复印机的。为什么?比如同样是每打印5000页出现一次卡纸,那么对于普通的多功能一体机来说,这个频率,就是一个月卡纸一次,而复印机则是可能每两三天就要卡一次,所以复印机的纸张,都是走尽可能在内部少折叠翻转的纸张通路。但是这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为了纸张的顺畅,复印机往往都体积很大,非常占地方,并且结合了装订单元更是如此。 新的设计理念 有人或许还会问,复印机都是鼓粉分离的呀,你怎么不说。其实鼓粉一体也好、分离也好,这都不是用户太关系的问题,用户只关心一点:谁的成本更低?为了成本低一点,用户是不怕麻烦的。
|